您現在所在位置:留學資訊 >
為什么說讀書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更新時間:2021-05-25 14:16:41
芬蘭
推廣網絡閱讀學習小組
芬蘭青少年在各項國際閱讀素養測評中均名列前茅,據芬蘭教育部統計,芬蘭有61%的學生保持每天讀報紙的習慣,85%的學生每月經常讀報紙,近一半的學生將閱讀作為日常休閑。
追根溯源,芬蘭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中小學階段的閱讀課程以及相關教育項目的推進有著密切的聯系。
2020年芬蘭中小學課表顯示,作為重要提升閱讀能力的“母語與文學”課,一、二年級學生每周14課時,三至六年級每周18課時,七至九年級每周10課時,小學階段該課程的比例明顯高于同級其他課程。“母語與文學”課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芬蘭中學還會額外開設一課時的自主閱讀課,閱讀之后教師會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交流讀后感等。同時,芬蘭國家大綱也提出要把閱讀素養納入各類課程,如“歷史與社會”“宗教與倫理”等。
進入21世紀,芬蘭教育部開始大力建設閱讀網校(Netlibris),網校面向初高中學生開設了綜合閱讀教育項目,受到廣泛好評。參加項目的學生會加入不同的閱讀小組,每個閱讀學習小組都有一個自己的網絡活動平臺,包括圖書選擇區、小組討論區、公開討論區、事件和提示區、圖書館鏈接區和網絡雜志區六個部分。
學生每月至少需要閱讀兩本書,一本是經過組內協商后,從教育部和社區推薦的書目中選出的,一本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書。學生需要完成讀書筆記并在組內分享,同時輪流編輯網絡雜志區,向大家推薦書籍、讀書筆記或好的閱讀方法。小組的指導教師會參與并點評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角度多元且有深度的觀點。
英國
推進連貫性學校閱讀教育
2018年起,英國教育部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各地建立語言中心(English Hubs),為幼小銜接階段的學生提供免費的支持性閱讀課程,并優先面向那些閱讀能力測評得分偏低的學生。
小學階段的閱讀課程主要指向兩個目標:單詞識讀和文本理解。低段學生偏向于掌握單詞識讀,閱讀材料多為童話故事和簡單的記敘文,戲劇表演是這一階段頗具特點的學習方法。高段學生則逐漸接觸短篇小說、詩歌、戲劇、神話等多種文學體裁,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開展關于文本結構、主題思想和核心情節的討論,并理解諸如修辭等基本的文學創作手法,“作品推薦人”活動是這一階段的特色活動之一。
中學階段的閱讀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批評思維能力,同時以閱讀促進寫作能力。初中前半階段學生會閱讀英國古典文學作品、英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和世界經典著作的節選,其中莎士比亞經典戲劇和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是必讀篇目。初中后半段則要求學生能夠結合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提出思辨性觀點和論據,并與其他文本進行批判性分析比較。
通過立法和廣泛的動員,當前英國學生的閱讀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英國教育部還特別組織專家按照學段特點研發適合遠程教育的教學材料以保障閱讀教育。
法國
熱愛閱讀從娃娃抓起
在法國乘車,時常會看到有人捧著一本口袋書讀得津津有味。相較于當下的手機或電子書,大多數法國人更偏向于傳統的紙質出版物。
法國人看書也不挑地點,公交、地鐵、草地、咖啡廳等隨處可見捧書之人。根據2021年3月法國圖書中心(CNL)發布的調查數據,盡管在2020年全球閱讀量總體下降,但堅持閱讀的法國人仍不在少數——在過去一年中,有86%的法國人至少讀了一本書。
法國提倡閱讀要從娃娃抓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智力和情感發展都有所裨益,對學生學業成績表現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法國國家教學大綱委員會強調,要連貫性地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要為未來閱讀能力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大綱要求小學課堂每天開展閱讀活動,學生可以采取獨立閱讀或集體閱讀的方式,可以默讀或大聲朗讀,同時借助寫作和聽說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美國
閱讀優先
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出臺的諸如《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等多個重要文件中,都提出了“閱讀優先”(reading first)的概念。
概念強調閱讀能力包括把握中心思想、理解細節和文本結構、整合信息并理解復雜文本等維度,是發展語言能力的基礎,是進入高等教育、職業生涯的重要素養。特別是批判性閱讀,在21世紀迅速變化和信息紛雜的今天,對快速篩選精確信息、獲得真知至關重要。
由于美國學生的學業表現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等多項國際測評中不盡如人意,2009年,美國聯邦政府著手制定通用的語言藝術標準,規定K—12階段美國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基本能力標準,目前已有48個州和地區按照這一標準出臺了地方課程框架。
框架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按照標準組、策略提升組和重點幫扶組確定學生的水平定位,然后調整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提供閱讀輔導,并定期對學生的上課表現、平時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
除學校課程外,美國學校還會借助家庭和社會的力量來推進閱讀教育。一方面,學校向家長介紹閱讀課程的相關要求,促使家長在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另一方面,學校會積極與科研機構、閱讀專家取得聯系,邀請他們對學校閱讀課程進行專業指導,同時學校還會充分利用社區圖書館的資源開發各類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日本
立法推動閱讀教育
近年來,日本政府、學校、社會廣泛采取措施推廣兒童閱讀,努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特別是通過各種立法和規劃促進閱讀教育。
21世紀初,日本國會通過了《少年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確定設立“少年兒童讀書日”,并明確了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在推進閱讀活動中的責任和義務。
2005年,日本通過了《文字及印刷品文化振興法》,強調復興傳統閱讀模式。
2007年,日本修訂《學校教育法》,特別增加了“親近閱讀”的指導意見,鼓勵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言語表達活動”,并養成自主學習的態度。
同年,日本中小學根據《學校圖書館法》,在設置學校圖書館的同時還專門設置了司書教諭,為學校開展讀書教育課程提供支持。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說:“在學生時代未能養成讀書習慣的人,恐怕將終身無法理解讀書的樂趣。”
《三體》作者劉慈欣也曾說過:“閱讀是拓展人生空間的一個主要途徑,每本書都是一扇門,通向我們未涉足的新世界。在閱讀中,我們經歷了我們本來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經歷的事情,游歷了那些我們的肉身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就是讀書的意義所在吧。
熱門文章
-
在日本東京大學讀碩士需要花費多少錢?
上傳:2021-09-29 15:45:33
-
日本留學租房如何避免踩坑?最靠譜的方法在這
上傳:2021-09-29 15:40:41
-
日本留學簽證該怎么辦理,趕快收藏!
上傳:2021-09-28 17:26:22
-
揭秘 | 中國留學生心中最受歡迎的日本名校!
上傳:2021-09-28 17:23:47
-
日本常見的十種簽證,優缺點是什么?
上傳:2021-09-27 15:16:54
-
日本留學不同類型獎學金要如何申請
上傳:2021-09-27 15:01:46
-
日本留學,最適合女生學習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上傳:2021-09-27 14:56:51
-
日本“入境隔離”再次放緩,并可能為18歲以下國
上傳:2021-09-24 17:19:07